安溪茶:一片神奇的“树叶”
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一头大象-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

安溪茶:一片神奇的“树叶”

在安溪,铁观音被誉为“一片神奇的树叶”,有着“一叶富万民”的说法。追溯铁观音出口的历史,可至唐宋。而如今,安溪茶人在坚守传统制茶技艺的同时,不断创新营销方式、转变经营理念,拥抱互联网时代,以铁观音为代表的安溪茶早已香飘四海、韵动五洲……

安溪茶农在采青。

宋元:茶叶从刺桐港出发,抵达世界各地

宋元时期,刺桐港是我国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,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,被誉为中世纪“东方第一大港”。泉州港(即当年的刺桐港)是宋代闽茶出口的重要中转站,安溪的茶叶和闽北的乌龙茶、红茶先集中到这里再装船运到世界各地。

“泉州: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”22处遗产点之一:九日山摩崖石刻,图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九日山。成冬冬 摄

如今,在当年刺桐港所在地,有一座被誉“山中无石不刻字”的名山——九日山,山上还遗存有许多关于茶的摩崖石刻,如:“嘉泰辛酉(1201)十有一月庚申,郡守倪思正甫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,既事,登九日山憩怀古堂,回谒唐相姜公墓,至莲花岩斗茶而归” ,以及“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,男女携筐,采摘新茶”、“岩缝茶香”、“斗茶而归”等。

翻阅清代徐松的《宋会要辑稿》,你会发现,里面详细记载着泉州及各地的茶叶对外贸易情况:“国家置市舶司于泉、广,招徕岛夷,阜通货贿,彼之所阙者,丝、瓷、茗、醴之属,皆所愿得。”据记载,当时安溪的茶叶销往58个国家和地区,遍及东南亚、西非、北非等。

考古专家认为,上世纪70年代泉州湾后渚港发掘的宋代古船,是在泉州定居的海商巨富蒲开宗、蒲寿庚父子及其蒲氏家族的“香料船”。《宋史·食货志》记载:“宋之经费,茶盐矾之外,惟香之利最博,故以官为市”。据考证,蒲家老小喜茶,其子蒲寿宬诗作中有不少茶诗,其中一首写道:“煮茶与客早回去,落日前山路更多。从今决意修茗事,典衣买树榯井边。”

“泉州: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”22处遗产点之一:石湖码头,是宋元时期贸易商品进出口主要港口之一。陈英杰 摄

元代,来过泉州的意大利安科纳市犹太商人雅各,在其著名的回忆录《光明之城》中这样写道:“在城里的市场上,可以看到很多好的东西,如大米,形形色色的水果、香草等。还有一种用灌木的小叶子做成的饮料,那种东西在他们中间很受重视,不过尝起来都很苦。”据考证,这是西欧最早有关中国茶的文字记录。

明朝起,茶叶出口贸易逐渐转移到厦门港

明朝,泉州港因海禁和港口淤积,厦门港逐渐成为乌龙茶出口的集散地。明万历三十八年(1610年),荷兰人在爪哇万丹购买由厦门商人运去的茶叶,以后又在爪哇、苏门答腊多次购买华茶,转运欧洲卖到英国等,并按厦门方言茶的读音“TAY”称茶为“THEE”。崇祯十年(1637年)4月6 日,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到广州购买茶叶,1644年、1676年先后在厦门设立代办处、商馆,收购的茶叶先运到印度马德拉斯集中再转运到英国。曾先后担任北京、牛庄(今辽宁营口)、厦门海关通译的英国人包罗,在《厦门》一书中写道:“厦门乃昔日中国第一输出茶的港口……毫无疑问,是荷兰人从厦门得到茶以后,首先将茶介绍到欧洲去。”

明末清初,郑成功以厦门为抗清基地,采取“通洋裕国,以商养兵”的策略,大力发展对外贸易。郑成功控制的对外贸易物资,主要是茶叶。

清代:乌龙茶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期

进人清朝后,直到十九世纪末期,乌龙茶的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期。十九世纪初,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把贸易眼光聚焦到中国盛产的茶叶,因此茶叶出口不断增加,占外贸的比重逐渐提高,并最终取代丝绸、瓷器成为最重要的出口商品。阮旻锡《安溪茶歌》就有“西洋番舶岁来买,王钱不论凭官牙”的叙述。

根据相关史料记载,英国商人胡夏米在鸦片战争前曾对福建可资贸易的货物进行调查,并采购了两种安溪茶,他说:“安溪茶,广州经常售价是十八两或二十两”,“合丰牌,一大箱安溪茶,广州市价约十六两。”由此可见,安溪茶已在广州市场上出售。另据英商的记载,1838-1939年英国商人在广州采购的安溪茶为10.6万磅(约合九万多市斤)。

1877年以后,由于销路扩大,出现粗制滥造、以次充好、质量低下的现象,无法与台湾、日本的产品竞争,对欧美市场出口终于逐渐衰落。到1900年,仅剩下406吨,大部分销往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国家和地区。

20世纪:华侨引领茶叶对外贸易

进入20世纪后,茶叶出口又呈现出全新特点:众多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的华侨纷纷经营茶叶生意,成为茶叶外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
清乾隆年间,西坪尧阳人王冬到越南开设“冬记”茶行,并在越南12个省开设分店,配制“冬记”大红铁观音,驰名中南半岛。咸丰年间,虎邱罗岩村人林宏德配造“金泰”铁观音,由其子林诗国和林书国委托新加坡的“荣泰号”茶行代理经销。光绪(1875-1908年)间,西坪尧阳茶农王量、王称兄弟6人,从台湾返运茶叶往印尼,在雅加达、泗水、井里汶等地开设“珍春茶行”。

据考证,东南亚各国经营茶叶的大部分是安溪华侨。新加坡是马来群岛的转口贸易中心,1928年新加坡茶商公会成立时会员有24家,到1952年增至30家;到四十年代,马来西亚各地开办茶店达二、三十家;泰国年进口乌龙茶约200吨左右。在东南亚,安溪铁观音被海外茶人们视为奇货,往往用作“镇店之宝”。据统计,这一时期,安溪茶叶每年销往新加坡800余吨,马来西亚200余吨,暹罗国(今泰国)160余吨,菲律宾100余吨。

20世纪30年代,安溪人在东南亚开设的茶号有一百余家,其中著名的有新加坡的“林金泰”、“源崇美”、“高铭发”、“林和泰”,马来西亚的“三阳”茶行、“梅记”茶行、“兴记”茶行,印度尼西亚的“王梅记”茶行、“王金彩”茶行,泰国的“义和发”茶行、“三九”茶行、“集友”茶行、“炳记”茶行,越南的“冬记”茶行、“锦芳”茶行、“泰山”茶行。澳门的“王芳春”茶行,香港的“尧阳”茶行、“福记”茶行、“谦记”茶行、“泉芳”茶行,台湾的“张协兴”茶行、“王瑞珍”茶行、“宝记”茶行、王有记茶业公司、正达茶业公司、祥兴茶业公司、“龙泉”茶庄、“峰圃”茶庄,均广为人知。

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,王联丹配制的铁观音在新加坡举行的“泰山峰”牌铁观音茶叶评比中被评为特等奖。王联丹也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在海外获奖的铁观音茶王。抗战爆发后,茶叶对外贸易日渐衰落。尽管面临困境,但安溪人依然坚持生产,在狭缝中求生存,在抗战沦陷时期只有安溪茶源源不断运抵全国各销区及东南亚地区。

英国女孩慕名到安溪问茶。

近年:乘“一带一路”东风 成欧洲时尚饮品

近年来,安溪铁观音乘着“一带一路”的东风,又搭建起一条条通往全球各地的“茶香通道”。早在2015年,就由安溪县政府牵头,组织当地多家茶企到匈牙利、捷克布拉格、意大利米兰参展,铁观音那迷人的兰花香、观音韵令不少外国友人深深叹服,从而深深爱上铁观音。而继安溪铁观音“莫逆之交”成为中法建交纪念茶之后,又成为中意建交纪念茶款。

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“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”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审核,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。

“好茶无国界,外国友人对中国功夫茶的冲泡方法感到十分新奇,许多人特意到展馆来学习中国功夫茶的冲泡、品饮方法。”虽然时隔五年,但回忆起当年铁观音在欧洲推介的盛况,德峰茶业副总经理王文良依然记忆犹新。他说,那年在匈牙利,德峰把茶叶展览会与微茶会相结合,一共举办了3场活动,与国际友人们分享严格按照地理标志制作的安溪铁观音,并由传统好茶推广大使汤佳彭丽现场教授外国友人如何正确冲泡、品饮安溪铁观音。

中印东湖茶叙,莫迪品鉴安溪铁观音。

从来佳茗似佳人。可以想见,当年如女神般的中国茶艺师,在欧洲用最优雅的姿态、最专业的程序冲泡安溪铁观音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,便构成了一幅让人如痴如醉的唯美画面。

俄罗斯普京总统品鉴安溪铁观音。

这些年,安溪铁观音在海外越来越火。2010年以来,安溪茶企成功抱团登陆欧美茶叶高端市场,泉州友城法国埃罗省与安溪的“茶酒对话”传为佳话。目前,安溪茶叶外销市场已形成以日本、东南亚为主,俄罗斯、欧美为辅的市场网络,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特别是,近年来安溪县积极布局欧洲市场,2011年5月至今,八马全球巡回品鉴会,先后在德国柏林,波兰华沙、克拉科夫,捷克布拉格等50多个城市举行;2012年,八马、华祥苑、中闽魏氏、坪山、三和联合以“安溪铁观音”大品牌在法国巴黎开设营销中心,强势进军欧洲市场;2014年、2015年、2016年,三和茶业生产的安溪铁观音分别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、中意建交45周年、中希建交45周年的纪念茶,成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的重要元素;2016年以来,依托“闽茶海丝行”,组织八马茶业等茶企走进德国、波兰、捷克、英国、西班牙、法国、希腊、匈牙利等欧洲国家,推介安溪铁观音,签订茶叶经贸合作协议,拓展海外销售市场。

立陶宛总理斯克韦尔内利斯(右一)品鉴安溪铁观音。

未来: 期待茶与“生活美学”的完美邂逅

琴棋书画诗酒茶,当年件件不离他。自古以来,茶叶就拥有文化属性,被许多文人雅士奉为至宝。在安溪,如今的茶产业早已不是单一的“茶”,而是融合了茶+文旅、茶+创意、茶+互联网……许多传统的铁观音茶人,也正在传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,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和营销模式,让好茶拥有更多的附加值。

安溪生态茶园。

早在几年前,在安溪县西坪镇盖竹村, 安溪德峰茶业负责人、安溪铁观音非遗传承人——王辉荣就带领着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茶园里附加了科研、教育、示范、休闲、娱乐、茶旅游、餐饮、民宿等更为丰富的项目,打造成了一个茶庄园。如今,8700亩原生态的德峰茶庄园,成为了合作社的一个闪亮的“金字招牌”,目前,该庄园已吸引来四方宾朋前来参观、旅游,其中有的客人甚至是从韩国远道而来。

农忙时节,茶农上山采茶。

世代做茶的王家,传到王辉荣已经是第十三代,虽然始终坚持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,致力打造出“回归传统”的好茶,但在营销模式创新上,王辉荣可一点也不因循守旧: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(厦门)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,德峰作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代表成为展会的亮点,将德峰传统好茶与著名画家知弥5幅作品(初见、相知、忆难忘;清、欢)融为一体展示,独树一帜,引起全国各地参会嘉宾高度关注,让红心铁观音以不一样的形式飘香文博会,而像这样将茶、画、诗相结合,打造非遗作品茶的创新形式,仅仅是德峰走出的第一步。在安溪县城,不久即将开业的德峰茶生活体验馆里,将融合茶、茶器、画作、旗袍等多种艺术衍生品,并将举办各类文艺交流活动,在这里,所提供已经不仅仅只是茶,而是当代生活美学的一种全新呈现,而非遗作品茶仅仅只是其中一个载体。“传统茶人也需要改变,只有不断赋予茶以新的文化内涵,它才能更加生生不息!”当地某部门的一位负责人一席话,说出了王辉荣的心声。

今年4月20日,我县隆重举行2021安溪开茶节。

改变的远不只是王辉荣,安溪首届铁观音大师王清海也在做着类似的事。近两年来,他在抖音上成了网红,收获了海内外数万粉丝,而且有几条视频播放量达到400万以上。而在此之前,他也仅只是一个秉持“匠心”的铁观音茶人,30多年只专注做一泡好茶。而如今的他,早已深谙直播、短视频的操作方式,获得了线上线下许多“老铁”的支持。“二三十年前是一根扁担走四方,现在是一张网络联四海”这句话已成为他直播时的口头禅, 通过直播、网上带货等,2020年,他旗下品牌铁观音线上的成交额达到近百万,其中不少是他的抖音粉丝下单的。“时代在变,制作工艺要坚守传统,但营销思想一定不能古板,只有这样安溪茶才能走得更远”王清海的话掷地有声。

来源:中国网海峡频道、安溪报

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